總網頁瀏覽量

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

《從粵語學歷史——吹水與吹牛》


        我們的題目是「從粵語學歷史」,「吹水」固然喺粵語,「吹牛」是北方話,為甚麼會放在一起探討呢?真是愈講愈唔知,原來兩者喺大有關係!

        先諗「吹牛」一定叫「吹牛」,唔可以「吹鴨」、「吹雞」、「吹豬」、「吹羊」呢;「吹水」又為何一定喺「吹水」,唔可以「吹油」、「吹火」、「吹金」、「吹土」呢?當然有他們的文化有關。是甚麼文化呢?

解開牛皮上水

        先講「吹牛」,字面而言,根據〈說文解字〉,「吹,噓也」,即出氣的意思。所謂「吹牛」,難道有人可以將整隻牛吹起嗎?當然不可以。所以,「吹牛」並非「吹牛」那麼簡單,「吹牛」的本義,其實是「吹牛皮」。甚麼叫「吹牛皮」呢?搵搵下,竟然搵到那麼源遠流長,至今依然建在的文化風俗。


        話說黃河中上遊的地方,地勢險要,急流飛湍,過河甚難。而當時人民要過海,便匪夷所思地想出了用牛皮來作為渡河工具。方法有二:

        第一,單機版。將牛皮縫好,使之變成一個皮袋。然後就像我們吹水泡一樣,將那個吹大,然後將「皮水泡」浮在黃河上,人們緊抱著「皮水泡」,順著水流沖到對面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,進階版。同樣把牛皮縫好,變成一個皮袋。這次將乘客藏在皮袋裡面,然後另一人把皮袋吹大、吹脹。紮好後,一人緊抱著皮袋,便乘水流沖過對面。到達後,將皮袋內的人放出來,便大功告成。若忘記將入面的乘客放出來會如何?嘿,即死!這兩個方法,至今在黃河上遊,依然屢見不鮮。

        但為甚麼一定要吹牛皮,不能吹羊皮、豬皮呢?一來,山村地區,牛較常見。二來,牛皮堅韌、能防水防虫,故多用也不怕失效。所以只能吹牛,不能吹豬吹羊。
成功吹牛人士

        吹牛與現在「自吹自擂」有甚麼關係呢?因為吹牛者要有足夠的力量,有真材實料才能吹脹牛皮,一般人基本上吹不了。若當時有人自吹自擂,自以為本事,當地人就會對他說:「有本事便到河邊吹牛皮,證明你真的有本事」。結果,當然是吹不了。所以,後來人們便將無能力無知識,但侃侃而談、誇大其詞、說謊話的人為「吹牛」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解決了「吹牛」,那「吹水」與「吹牛」有甚麼關係呢?應是北方話入到南方,南方人便將「吹牛」變成「吹水」了。在上述的例子,解釋了「吹」字,有「吹進」的意思。那麼,「吹水」的「吹」字是指吹某些東西進水裡面嗎?

        上述說法有點相近,廣東人「吹水」的詞源,便是將水放進家禽去出售。廣東人靠重量來釐訂雞、鴨、鵝的價錢。因此,若家禽裡灌滿水,那出售的價錢定必可觀,此乃街市常用的賺錢手法,謂之「呃秤」。當然,現在拾荒人士也懂得「吹水」,讓紙皮沾點水,使之更重,賣得更好價錢。現在,香港以灌水家禽來「呃秤」很少見,以前比較常見。在中國大陸,他們嫌這種灌水家禽的手法不夠進取,故他們不灌普通的清水,而是灌膠水,令重量大增,謀取暴利!這手法,可說是「吹水」的登峰造極。香港人想到也不敢做,就算做也做不了。不過大陸人一身是膽,無畏無悔,敢於在任何食物上「吹水」,香港人只能蹚乎其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我有沒有「吹水」來誣衊祖國?你只要在GOOGLE 打黑心商人及活雞,便一清二楚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