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

〈 雪櫃,冰鑑啦!冷氣機,冰鑑啦!〉





「最近調查結果,最便宜的24吋高的雪櫃,不用600蚊!名廠名牌,又平又好。去哪兒找呢?請到票價最平,平過平霸的長沙湖南省博物館參觀啦!不是最平,不敢稱霸。雪櫃,冰鑑啦;冷氣機,冰鑑啦;保溫瓶,冰鑑啦!」

噢!難道街坊名牌、窮人恩物的平霸電器復活?當然不是,平霸雪櫃早像麥局長一樣,不存在的了。不過西周的雪櫃,卻保存至今。你沒聽錯,是西周的雪櫃,三千多年前的雪櫃。


「夏天買雪櫃,冰鑑啦!」

今日凍飲加兩蚊,古時凍食加冰鑑。冰鑑是青銅食具,專門載冰,冷藏食物[1]。由於體積不大,易於攜帶,可說是流動雪櫃。冰鑑內有方壺,是儲存飲料的地方;冰鑑與方壺之間的空位,則用來放冰[2],令飲品變凍[3]。不少著名人物,都愛用冰鑑。在上海博物館,便收藏了吳王夫差冰鑑;蘇東玻亦愛凍飲[4];屈原在楚辭曾提及凍酒[5],更是中國首次記載凍飲,足證中國人凍飲飲足二千多年。

青銅冰鑑

不過,冰鑑無冰,就像宅男無動畫,人生都無意義。在古代找冰,便要將冰山劈開。西周時,王室有人專責管冰,叫「凌人」[6]。凌人規模不小,有九十四人[7],足證朝廷頗為重視冰。每到十二月,大王就會叫凌人到冰山斬冰,斬到四月便放入凌陰[8]。所謂凌陰,即指冰窖[9]。吳王闔閭及越王勾踐都分別都有凌陰,應付炎熱夏天[10][11]

「賞賜,用冰啦;屍體防腐,都係用冰啦!」

    對諸侯而言,女是日日有,冰不是日日有,所以冰是非常珍貴,不單只作飲食。在周朝,冰是寶物,用來賞賜[12],只有高官,才可用冰[13]。當王室成員死了,他們會做大盤,叫「夷盤」,盤上放冰,冰上放屍,令屍體不會腐化[14]

「冬天買保溫瓶,冰鑑啦!」

又冰鑑?冰鑑不是雪櫃,又是保溫瓶?是的。冰鑑下部的開關位連着中間方壺,所以當熱水倒入方壺及冰鑑中間的空位,方壺不會因水而浮動。當天氣冷的時候,就好利用熱水傳導,保持壺內飲料溫暖[15]



平霸廣告,配上屯門王子的聲線,就像功夫加足球一樣,相輔相承。平霸廣告不在,但其推銷模式或許可以再用。若有一日,屯門王子在廣告說:「雪櫃,睇禮記啦;保溫瓶,睇禮記啦;賞賜,睇禮記啦;屍體防腐,都係睇禮記啦!」賣廣告sell 古籍,相信離末日也不遠了。



[1] 鄭玄的《周禮注》:「鑑,如甀大口,以盛冰。置食物於中,以禦溫氣」
[2] (可再找) 郭伯南主編:《飯後茶餘談文化      食為天》,香港:三聯書店有限公司,2007年,4月,P. 83
[3]《周禮天官冢宰》:「賓客共冰。」
[4] 蘇軾〈元祐三年端午貼子詞‧皇太后閣〉之三:「水殿開冰鑑,瓊漿凍玉壺。」
[5] 屈原〈楚辭‧招瑰〉:「挫糟凍酒,耐清涼兮。」
[6] 鄭玄《周禮注》:「凌人,掌冰政,主藏冰之政也。」
[7] 《周禮‧天官冢宰》卷一:「凌人:下士二人;府二人,史二人,胥八人,徒八十人。」
[8] 《周禮天官冢宰》便有記載:「正歲十有二月,令斬冰,三其凌。」
[9] 《詩‧豳風‧七月》:「三之日納於凌陰。」毛傳注:「凌陰,冰室也。」
[10]《越絕書‧外傳記吳地傳》:「閶門外郭中冢者,闔廬冰室也。」
[11]《越絕書‧外傳記地傳》:「句踐之出入也,齊於稷山,往從田里,去從北郭門。炤龜龜山,更駕臺,馳於離丘,遊於美人宮,興樂中宿,過歷馬丘。射於樂野之衢,走犬若耶,休謀石室,食於冰廚。領功銓土,已作昌土臺。藏其形,隱其情。一曰:冰室者,所以備膳羞也。」
[12] 《周禮‧天官冢宰》卷一:「夏,頒冰掌事」
[13]《左傳昭公四年》:「食肉之祿,冰皆與焉。」
[14] 《周禮天官淩人》:「大喪,共夷槃冰。」 鄭玄的《周禮注》:「夷之言屍也。實冰於夷盤中,置之屍牀之下,所以寒屍。屍之盤曰夷槃。」
[15]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寫小組:《湖北文物奇觀》,湖北:湖北人民出版社,19939月第1版,第209-210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